【摘要】
隨著大數據、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大數據審計技術是審計的一項新興技術工具,改變了注冊會計師傳統的審計模式以及審計方法。同時,大數據背景下,會計師事務所在審計工作中所面臨新的風險。對此,本文從會計師事務所在審計中所面臨的新挑戰出發,在理論和實踐的基礎上探索審計風險防范對策,希望會計師事務所正確認識和應對審計風險。
大數據技術對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模式產生的影響
1.1審計抽樣被全樣本審計取代
傳統模式中,因為審計過程比較煩瑣,會計師事務所出于工作人員數量有限、時間緊迫、考慮工作效率等原因,往往采用抽樣的方法,無法全面地反映被審計單位的實際情況,最終導致審計風險加大。在大數據模式中,會計師事務所能夠控制被審計單位所有的數據,經過數據信息整理與分析處理,既能夠得到被審計單位生產經營狀況的信息來加強對被審計單位的進一步認識,又能夠滿足被審計單位數據透明化要求,對于數據信息綜合集成,將審計抽樣方法逐步改為全樣本審計,提高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效率以及降低審計風險。
1.2降低信息不對稱風險
審計業務三方關系在審計過程中因信息不對稱可能給審計帶來風險。從利益相關者和會計師事務所的視角來看,審計人員因其更加善于閱讀和分析被審計單位財務信息而面臨虛假審計和違規披露等道德風險;對利益相關者和被審計單位而言,管理層為追求短期利益而可能對財務報表進行粉飾而損害利益相關者,造成會計師事務所處于信息劣勢,而導致后續的審計結果。而大數據時代下,隨著數據可視化程度的提升,會計師事務所能夠及時獲得企業數據,信息不對稱的風險或將逐漸減小。
1.3推進審計工作的發展
傳統的會計師事務所審計一般是被審計單位在年度終了后將編制完成的財務報表交由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審計,由其對報表的真實合法性進行評價以糾正錯誤及挽回損失,這種事后審計模式消耗時間且效率不高,不能及時發現企業日常工作中出現的問題,無法發揮審計的事前預防及事中監控的作用。但是在大數據背景下的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可以將被審計單位的數據實時傳輸到大數據審計工作平臺,以便會計師事務所及時發現當前操作中的問題并對錯誤及時進行糾正,實現事前、事中、事后三位一體的持續審計。

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工作面臨的風險
2.1數據采集風險
一方面,采集的數據量大。大數據環境下采集的審計數據比較全面,使得數據匹配的廣度有所提高,但是未經提煉以及分析的原始數據非常龐雜,這給后續的數據傳輸和存儲帶來諸多問題。另一方面,采集的數據質量難以把控。在數據采集過程中,會計師事務所所獲取的數據大部分是由被審計單位提供的,如果人為蓄意隱瞞以達到某種目的,會計師事務所難以通過技術手段發現,在此基礎上開展的審計工作必然偏離正確軌道。
2.2數據分析取證風險
由于大數據的復雜性,現有的數據和分析工具尚不能滿足大數據審計的需求。雖然大數據環境下采集的審計數據比較全面,使得數據匹配的廣度有所提高,也減少了由于數據缺失不全導致的風險,但是數據匹配的精確度會降低。由于很多數據來自不同單位,難免會出現審計分析取證時數據遺漏,從眾多數據中確定分析的重點以及數據之間的勾稽關系也是比較困難的。
2.3存儲安全性風險
大數據環境下,大多數的審計數據存儲在云端,如果存在網絡漏洞就可能造成數據缺失或篡改,影響審計數據的安全。并且有一些數據反映被審計單位的商業機密等敏感信息,一旦泄露,給其帶來嚴重后果。此外,會計師事務所在下載、傳輸、共享審計數據可能會導致數據泄露。這就給大數據下的審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有貫穿于審計業務周期的數據采集、處理、分析等環節的大數據儲存安全保障。此外,如果出現硬件設備和軟件系統出現故障或者損壞,則會對審計人員的工作進度形成較大的影響,也可能會造成審計有關數據的丟失。
——————–未完待續
免責聲明:本文僅供廣大讀者交流學習之用,不作為任何商業投資依據。
如果您這邊需要深入了解境外投資相關的事宜,請您與我們的專業投資顧問溝通, 十分感謝!
2025-10-27
2025-10-13
2025-10-07
2025-09-01
2025-09-01
2025-08-19
2025-08-12
2025-08-08
服務全面
為客戶提供全方位一條龍的服務
團隊高效
專業人才精誠合作為服務提速
誠信規范
企業服務老品牌,服務可信有保障
優質售后
定期電話回訪,提供到位后續服務